在我人生的旅途中,有一个词总是神秘地萦绕在耳畔,仿佛是一位老朋友,它就是“观”。每当我在山间漫步,耳边吹过的风似乎总是在轻声地告诉我:“山行之极,观也。”可究竟“观”是什么意思呢?难道是在告诉我应该把这美丽的风景记录下来,还是提醒我,“这微风真是凉快,不如回家开空调”?今天,就让我带着幽默的心情,探寻这个奇妙的“观”。
一:观景,还是观物?
首先,我们得搞清楚“观”的第一个层面,所谓的观景。一般而言,人们在山上赏析美景,眼前的蓝天白云、青山绿水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。你是否注意到,站在高处,居高临下的视觉体验真是妙不可言。可是,这个时候我们要记住,别光顾着拍照或沉浸于风景,宜想想:同样的一片风景,为什么也有的人觉得其壮丽无比,而有的人却觉得没意思?
于是,我不得不留意到“观”的另外一个层面——观物。这不仅包括山间的美景,还有身边那些五花八门的小动物和植物。长得架势十足的松树,或者那迷你小巧的野花,乍一看,它们似乎都是路过的,但它们其实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一些道理。比如说,一朵小花傲然屹立在悬崖边缘,简直就是在做“人生哲学”。因此,当我们走在山中时,真正的“观”是对这些事物的理解与欣赏。
二:观心,心中何为?
再来说说“观”的第二个层面,观心。我常常踏上山道,脑海中却会涌现出满天星斗、万千思绪。无形之中,我的心就成了我观察世界的窗户。可能有些人心里烦闷,甚至时常被生活所累,结果爬山变成了一项“极限运动”。试想一下,走到半山腰呼吸急促,四周平静的草地与静谧的山林,实在是不容易安抚焦虑的内心。
在这个时候,我学会了放下一切杂念,静心观望,闲暇时也许听听山间的虫鸣鸟叫,真的能瞬间洗去很多愁烦。正如著名哲学家所说:“心里如晴天,境界自开阔。”此时此刻,那颗跟我一起走山路的心,似乎也在跳动着另一篇章。这种心灵的观赏,才是标配的旅途。
三:观人生,为何而来?
最后,我想聊聊“观”的第三个层面,观人生。山行之极,真的是一种人生的隐喻。当我们走过崎岖的山路,翻越高峰时,内心的成长便悄然发生。往往我们在品味美景的同时,也在深刻思考人生。是谁说“远方有风景”?是啊,但在山顶的那一瞬间,倘若你没有感受到人生的震撼,只是在角落里玩手机,哦,那就划不来了!
所以每一次的山行,都是对自身的重新审视和定义。“观”的过程,就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。当我在山中徘徊,发现我是谁、我从哪里来、我要到哪里去的时候,或许那才是最值得珍惜的风景。基于这一点,“观”的意义愈发沉重,它不再是浮光掠影,而是对人生的深度剖析。
结尾
总而言之,山行之极的观,涵盖了众多层面:观景、观心和观人生。悠闲的爬山之旅,不仅让我们欣赏了千变万化的自然风光,更是对自我、对人生的重新理解和体悟。或许在不经意间,一个小小的“观”,就能引发我们人生的百转千回,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回那份悠然与宁静。因此,下次再上山之前,先问问自己:你准备好去“观”了吗?
云作文原创内容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